第937章(1 / 2)

&esp;&esp;宝儿公主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:“娘放心,我一定用心听政学习,绝不会让众臣看笑话,更不会让娘失望。”

&esp;&esp;姜韶华微微一笑,握住女儿的手:“好。”

&esp;&esp;第833章 番外之平王(一)

&esp;&esp;立储不是小事,程序繁琐。

&esp;&esp;册立储君大典,是礼部差事,最忙碌的就是董尚书了。礼部上下忙了三个月,在四月初六这一日,金銮殿里举行了储君册立典礼。

&esp;&esp;八岁的太子殿下,穿着明黄色的太子服,眉眼肃穆,竟然颇有威仪。站在女帝陛下身边,俨然就是小了两号的姜韶华。

&esp;&esp;长宁侯崔渡,和众臣站在一处,亲眼见证了自己的女儿成了大梁太子。满心的骄傲之情,几乎要溢出胸膛。

&esp;&esp;典礼结束后,是盛大的宫宴。

&esp;&esp;李太后领着平王殿下一同赴宴。

&esp;&esp;李太后掌宫务之后,颇为低调,从不干涉前朝政务。平日除了打理宫务,就是陪伴平王。

&esp;&esp;平王今年已经十七岁了,五官俊秀,白白胖胖,满脸开心的笑容。眼睛如水般清澈,一看到底的那种。

&esp;&esp;太子殿下和平王坐得近,不时为平王夹菜:“二叔,这是你最喜欢吃的肉丸子。”

&esp;&esp;“菜也吃一些,别总吃肉。再胖下去,就不好看了。”

&esp;&esp;宝儿隔几日就去宁安宫请安,和平王时常一起玩耍。叔侄两个感情很好。

&esp;&esp;平王很听宝儿的话,宝儿夹什么菜,他都老实吃完。吃饱了,平王坐不住,很快就蹿出殿去玩耍。

&esp;&esp;论身形,平王已经成年,高高壮壮,十分康健。

&esp;&esp;论智力,平王勉强有个四五岁的样子,清晰的指令能听懂。复杂一些的,就一脸茫然了。

&esp;&esp;臣子们也习惯了平王的跳脱,只要不当众脱衣服什么的,就随平王开心吧!

&esp;&esp;“平王殿下也十七岁了。到了该大婚的年龄。”吃喝得差不多了,臣子们借着酒劲闲话低语:“不知哪一家的姑娘,能有幸做平王妃。”

&esp;&esp;“听闻太后娘娘,在去岁就开始为平王殿下操持亲事。应该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了吧!”

&esp;&esp;“听说是选了一位李家的姑娘。”

&esp;&esp;“肥水不流外人田。平王脑子虽然不行,身份可尊贵得很。女帝陛下好吃好喝地养着平王,只要平王不闹腾,就是一辈子富贵。太后娘娘选平王妃,当然先紧着娘家。”

&esp;&esp;“其实这对平王也是好事。李家姑娘做了平王妃,太后娘娘自然对平王也多几分眷顾和怜惜。”

&esp;&esp;范大将军一派忠臣做派,对平王不闻不问,摆明了要划清界限。范贵太妃被常年关着,神智已经有些失常,早就不在人前露面了。

&esp;&esp;平王就在宁安宫里住着,最大的靠山,就是李太后。李太后选娘家侄孙女做平王妃,也可见是养平王多年养出了真情谊,是真心为平王考虑打算了。

&esp;&esp;宫宴散后,女帝陛下和长宁侯带着太子殿下,一同送李太后和平王回宁安宫。

&esp;&esp;平王今日玩得开心,一路蹦蹦跳跳,顺手从廊檐下的花盆里摘了一朵鲜花,兴致勃勃地给侄女宝儿戴上。

&esp;&esp;宝儿也很纵着平王,凑过脑袋,让平王给她戴上鲜花。

&esp;&esp;李太后看着这一幕,眼中露出笑意:“宝儿是个心善的孩子。”

&esp;&esp;宝儿心善,做了太子之后,也能善待平王。这才是最让李太后满意之处。

&esp;&esp;姜韶华心中了然,冲李太后笑了一笑:“母后倒是全心为平王考虑着想。”

&esp;&esp;李太后也是一笑:“哀家养了他七年,整日看着他。现在倒是觉得,傻人有傻福。他这样快活地过一辈子,未尝不是件好事。”

&esp;&esp;顿了顿,又轻声道:“过几日,是哀家生辰。哀家打算召李家女眷进宫。到时候,皇上得了闲空,就来宁安宫看看。”

&esp;&esp;看什么?

&esp;&esp;当然是看看李太后挑的人是否合意。

&esp;&esp;要做平王妃,别的不重要,重要的是她这个天子的态度。她愿意接纳,李氏女才能进皇室的门。

&esp;&esp;至于李太后是否存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