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3章(1 / 2)

她们一路聊着,走进一栋模样寻常的居民楼。

老太太摸索着用指纹解锁家门,招呼她:“快进来坐。”

祝朝意趁她开门时,没忍住回头看向宋俨,但只看到了一小片衣角。

宋俨在电梯间,她望去时,正好听到他接了个电话,“胡医生,您好……”

老太太在屋里喊她,祝朝意不得不应了声。

但她没锁门,给宋俨留了道缝。

进去时,老人家正微驼着背,拉开一个个抽屉,把收藏的坚果、独立包装的糕点、还有高钙牛奶,都端出来。

“思云,吃不吃水果?”但不待祝朝意回答,新鲜的猕猴桃和蓝莓已经放到了桌上。

祝朝意怀抱各样吃食,谨慎回答老太太的问题。

现在家里几个人住,几点上班下班,自己做饭吃还是叫外卖,晚上睡得够不够。

她好像很担心思云过得不好。

但她不敢直接问。

祝朝意也没有贸然关心老太太的病情,只是问她平日里除了打麻将,还会做什么时,她突然道:

“小俨是个好孩子。”

“……是啊。”

“你走之后,他一直都照顾我,所以我这身体还能散步,还能一口气打两轮麻将。”

老太太沉了泥淖的眼神似乎恢复清明,又似乎没有。

她看着门外,这里一梯一户,屋门被穿堂风吹开,能看到电梯间里,宋俨挂了电话。

他从见到老太太起,就一直在被针对、被怀疑、被排挤。

但他却情绪稳定得像一只石头,表面过于光滑,存不住一点外界附着的恶意。

老太太浅浅笑着,如同那天祝朝意第一次见她时,“看他现在,都长成这么个大小伙子了。”

不过两分钟,宋俨在电梯间等到胡医生和随行护士,他们推着仪器,来给老太太做每日三次的例行检查。

血压和心率等常规记录后,一名男护士拿出了将近十根透明胶管,然后卷起老太太的袖子。

露出一条手指粗细的长疤。

细长的银针刺入。

“那个是动静脉内瘘,也可以理解为人工血管,做血液透析时用的。”宋俨低声向她解释。

他带她离远了些,怕影响检查工作,但也怕老太太看不到祝朝意着急,所以就在另一头的沙发边。

老太太的视线一直追着他们,也不厌烦宋俨了,对他喊:“思云家的,你也坐,那些水果啥的,你也尝尝。”

但那语气,似乎更多是担忧他又把思云带走。

宋俨点头,拿了个猕猴桃在削,削好了又切成小块,对祝朝意道:“思云是我妈妈的名字。”

祝朝意并不意外,“……嗯。刚才你在屋外,姥姥提到小俨,好像又能认得你了。”

宋俨分好一只猕猴桃,又拿起另一只,一刀下去差点切到自己的手指。

但他眼睛都没眨,“真的?已经很久没有过了。”

他们说话音量放得极低,上了年纪的人都耳背,所以也不怕老太太听到。

宋俨开始分第二只猕猴桃,“其实早匹配到了合适的肾做移植的,但姥姥怕我高考分心,就提出稍晚些再做。”

“却没想到……当时已经是中度了,她的精神状态变化太快,脾气也大,所以不适合做肾移植。现在,又上了年纪。”

宋俨说完,切好一大碟子猕猴桃,黄色果肉堆积成小山,底下压着一滩汁液。

姥姥大着嗓门,在对护士说:“看这俩孩子,感情真好,话都说不完。”

宋俨对她笑笑,看他们抽好几大管的血,将碟子端过去,“姥姥,吃点猕猴桃解渴。”

一个小时弹指而过。

老太太到底是精力不济,午饭吃了几口后就开始打瞌睡。

宋俨自胡医生那拿了一份砖头般厚的报告,与祝朝意离开。

白色suv无声行驶,祝朝意看着窗外,纠结了半天道:“我感觉,姥姥状态还挺好的。”

能散步,能打牌,还能从家里这么多抽屉里找到招待她的东西。

宋俨“嗯”了声,没告诉她这样好的状态是半年来的第一次。

他有一回来,姥姥坐着轮椅,情绪极差,在牌桌上记不得牌,还短暂失语,向所有人大发雷霆。

她是吃药控制了三个月,又做了大脑认知功能的训练,才又能自如行动。

而这种难得的“正常”能持续多久也是未知。

“不过我们一直都有做eeg,就是脑电图检查,长期监测波长变化。姥姥的频谱分析结果,比很多中晚期的阿尔兹海默症患者都要乐观……”

胡医生给的那沓资料他只是粗略翻过,几项重要指标就已经远远好于实验室里的那些。

——bratech和疗养院有合作项目,所以宋俨能分析到第一手的海量数据。

倒不如说,他就是为了这个项目,才进的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